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武汉市产业绿色低碳发展,8月14日,由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承办、武汉市工程咨询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程咨询部”)协办的《武汉产业能效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宣贯研讨会成功召开。省市相关部门、重点用能企业、高校院所及节能服务机构等八十余名代表参会,共同探讨能效提升新路径。
作为武汉市时隔14年首次更新的产业能效工具书,《指南》亮点突出,引领产业绿色转型。会上,武汉市节能监察中心对《指南》进行了详细解读。《指南》具有三大创新亮点:
全国首创“三效联动”体系:构建了行业和产品“基准值+引导值”两级能效指标、设备能效“准入水平+节能水平+先进水平”三级指标,是省内首个实现传统与新兴产业能效协同管理的政策文件。
动态对标一线城市:覆盖150个工业行业中类,较上海(128个)、广州(77个)更全面,并创新引入交通领域能效指标,凸显武汉“九省通衢”特色。
服务设备更新行动:收录1068项设备能效准入值,直接对接国家发改委2024年设备更新目录,为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技改提供精准标尺。
近年来,武汉市工程咨询部有限公司依托综合甲级咨询资质和全国领先的智库能力,在节能环保领域成果丰硕,先后承担武汉市碳达峰实施方案、金口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节能评估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工程咨询部参编《指南》,并在《指南》的宣贯会上做了分享:
深入开展《指南》宣贯应用:在市节能监察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分行业、分区域的专题培训,建立典型案例库,示范引领能效提升实践。
强化重点领域服务:聚焦钢铁、石化等高耗能行业,提供深度节能咨询,服务新兴产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关注中小企业,提供普惠性节能咨询服务;
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专家团队,提升咨询服务能力,开发能效评估工具,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
《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武汉市能效管理正式迈入“精细化对标”新阶段,为全市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精准的量化依据与坚实的技术支撑。当前,《指南》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广泛传播,已累计发放近800册,线上下载量超千次,下一步将全面推动其落地见效。工程咨询部作为重要技术支撑单位,将持续发挥智库优势,为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